企业新闻
联系方式
河南爱丝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电 话:0375-7088712
           +86-13691050536
传 真:
邮 箱:362599120@qq.com
网 址:http://hnasnkj.com
地 址:河南省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南区新兴路中段
公司动态
当前位置 :网站首页 > 企业新闻> > 公司动态

河南鲁山丝绸文化

作者:河南爱丝妮科技有限公司   来源:http://hnasnkj.com   浏览次数:2030   发布时间:2017-02-21 20:43:20   分享:

39309C37@222FEA53.3B45AA58_recompress.jpg

鲁山地产,驰名天下者,当推中原贡品鲁山丝绸。山水鲁山,资源之县,地道物产良多,却没有哪一样像鲁山柞蚕丝织成的绸子一样,光彩照人,名声远大。其挺括程度,柔韧性能,立体效果,优于桑蚕丝绸;其色泽柔和,丝缕匀称,绸面密实,东北柞蚕丝绸不能相比。“货出地道”,冠以鲁山绸之名,那便是品牌,著一色而五彩斑斓。

这么绝世之珍本非人间所有,原是天上的云锦,由西王母之幼女巧手织成。织女在天宫把自织的彩锦漫空铺展,时而散为万道霞光,时而凝作片片白云,一日,寂寞难耐的她身着锦衣与众仙姊妹来鲁洗浴,不料被牛郎哥盗衣而结缘。织女也是从内心喜欢这四季分明,气候温宜,山清水秀的鲁山,于是决然携吐丝之“天虫”,在这儿扎根,教人养蚕制丝。鲁山绸有一个美丽的称谓曰“仙女织”或“织女织”,即缘于此。

作为《诗经》中的故乡,鲁山柞蚕丝绸在周代已为高贵衣料;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后,官府即把柞蚕种发给百姓,积极倡导发展柞蚕生产;到了唐代,鲁山绸已为宫中珍品。县令元德秀尝以鲁山绸岁岁进贡。开元二十四年春,玄宗命三百里内县令、刺史入京汇演,多少地方官兴师动众,独元县令仅携几个民间伶人身着鲁山绸,轻装简从,亲往抚琴献演。主簿刘华劝他:“东都献演,非同小可,山野俚曲难登大雅之堂,身着山绸,恐污圣上耳目。”岂料这演出形式反而受到明皇与贵妃的赞赏,贵妃更撺掇玄宗通令嘉奖元鲁山。世上哪有女人不爱这薄如蝉翼、手感爽滑、柔而无骨的鲁山绸呢?最爱者有两人,先者即杨贵妃,后者为伊丽莎白。自那此献演之后,杨贵妃如获至宝,真正是爱上了鲁山绸,她体态丰腴,穿着鲁山绸舞衣,身子觉着轻松轻爽,舞步轻快,以致于玄宗如醉如痴,“尽日君王看不足”——千古帝王之爱,鲁山绸推助之功莫大焉。而伊丽莎白呢,平日也朴素,不穿鲁山绸,只是到了加冕或举行盛大典礼才穿上展示这东方神韵的鲁山制装;灯火辉煌之下,公卿伯爵群中,身着鲁山绸的女王益显得是尊贵典雅、鹤立鸡群!也难怪“织女织”鲁山绸能代表我中华参加1915年英国举办的旧金山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奖,其内在原因却是日不落帝国女王在用力,否则,异域他邦、山乡偏壤之地产岂能轻易夺魁?

D2FA02D5@F1183552.3B45AA58_recompress.jpg

英王得享鲁山绸,这要感谢那身高体大、旬日不饮、一饮盈囊、善于负重致远、有着“沙漠之舟”美誉的一队队骆驼所开拓出的历经千年的丝绸之路!学界争论,丝绸之路的源头到底在哪里?南阳?洛阳?我们在鲁山。盛产柞蚕丝绸而位乎其间的鲁山县南控襄宛,北扼伊洛,汉属南阳,唐归洛阳,历为咽喉要道。“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”,自古迄今,老百姓是难以穿得鲁山绸的,它一部分由钟鸣鼎食之簪缨家族享用,一部分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亚欧诸国。1915年万国博览会(即今天的世博会),山僻小县之鲁山绸代表华夏民族飘洋过海获得金奖,全在于千年前鲁山绸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所享有的崇高声誉:反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的《李自成》和晚清的《老残游记》都曾着意夸赞鲁山绸,瑞士“好士门”公司专营鲁山绸十余代。万国博览会的金奖是鲁山绸攀越峰巅的一个标示。

908D2A5E@6085A157.3B45AA58_recompress.jpg

人们爱丝绸,尤爱鲁山绸,不是没有道理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,由蚕宝宝结茧丝液凝固的蚕丝,其成分为蛋白质氨基酸,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,抑菌防腐,冬暖夏凉。无论未出蛾之茧或已出蛾之茧,所缲之丝,其质地的轻软柔韧、光洁雅致,其着色的美丽鲜艳、天然华泽,诚首屈一指。白居易有诗赞之曰:“择茧缫丝清水煮,拣丝练线红兰染。织为云外秋雁行,染作江南春水色。广裁衫袖长制裙,金斗熨波刀剪纹。汗沾粉污不再著,莫比寻常缯与帛”——他赞的不是桑丝绸,否则,不会说“染作江南春水色”了。白居易多次游历并诗赞鲁山,他这诗赞的就是鲁山的柞丝绸。

鲁山多山,柞树成林,适于养蚕。乾隆《鲁山县志》载:鲁邑多山林,多有放蚕者。鲁山地质奇特,山区地貌土薄石厚,什么都不长却长柞树。从鲁山城西行,看山郁郁葱葱,皆柞树也。粗如椽者,树老叶硬,不适于蚕食,多砍伐了作窑梢或种植木耳用;成墩如灌木者,叶芽鲜嫩,最宜放养。蚕农视蚕坡为聚宝盆,把柞树当摇钱树;俗谚“一季蚕,半年粮”、“筐坡十亩田”、“宁舍懒婆娘,不舍蚕丝行”,极言养蚕织丝之重。民国初年,仅四棵树乡就有48家丝行,县城有二百余家,织绸机达5000台,外地客商长期坐庄收购。其后兵燹匪患,战乱频仍,蚕丝锐减,织绸衰败。解放后,鲁山为发展丝绸业,建有国营缫丝厂和丝绸厂。多年来,鲁山县政府非常重视蚕业生产,设蚕业局专司帮扶蚕农养蚕之职,今蚕业生产盛况空前,蚕丝、蚕蛹供不应求。

F1632708@7DA08B0B.3B45AA58_recompress.jpg

在线客服